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外资持续“加码”彰显中国市场魅力

2021-12-30 12:054920中国联合钢铁网

大幅增持中国国债、加快投资境内股市……今年以来,外资机构对中国境内金融市场投资力度之大实属少见,人民币资产在全球金融市场颇受欢迎。

中国市场魅力有多大?从以下数据,可见一斑。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市场持债规模同比增长26.77%至3.93万亿元人民币,入市境外机构主体同比增长13.1%。万得数据显示,截至12月28日,今年以来A股市场北向资金净买入4188亿元,是2020年全年净买入总额的两倍有余。

那么,人民币资产到底“香”在哪儿呢?在外资机构眼中,人民币资产最吸引人的是其背后中国经济的稳定性、确定性、成长性。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中国抗疫全球领先,提前开始的复苏带来了更强的基本面韧性。”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研究部主管高挺说,“中国经济稳健的表现以及生产活动的顺利推进,强化了中国企业展业的确定性。”

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8%。从2020年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到2021年经济增长超预期,中国经济的韧劲和实力再次展现。

“买中国资产就是买成长。”德国商业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周浩说,中国经济一直是全球重要的增长引擎,外资配置中国资产体现了外资对于收益和成长的追求。

看面子,还要看里子。中国改革举措、经济决策和执行力,让外资机构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摩根资产管理全球市场策略师朱超平表示,中国在2021年启动的一系列跨周期的改革举措有利于提升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科技方面推出的很多新措施能够提升社会全要素生产率,中国有望维持高于其他经济体的长期潜在增长率。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正在适应增长放缓但更为稳健的新局面,这与2021年中国决策层描绘的‘双循环’‘共同富裕’以及‘跨周期管理’的政策框架相呼应。”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认为,中国政府对于经济增长的着眼更为长远,虽然中国经济转型可能会经历一些阵痛,但有望铸造更均衡更稳健的增长模式。

中国持续扩大金融对外开放,让外资机构有更多渠道投资中国市场。

10月29日,中国国债正式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此前,中国债券已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至此,中国债券悉数纳入全球三大主流债券指数。

来自瑞银证券的估算显示,加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将给中国国债市场带来140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我们看到全球投资者对国内债券市场进行资产配置的热切需求。加入这些国际重要金融指数不仅进一步推动这种需求发展,同时也驱动国际投资者对中国政府债券的主动和被动配置。”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说。

不久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这让外资机构对中国经济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让他们投资中国市场更有信心。

贝莱德智库首席中国经济师宋宇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让市场看到了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市场的顾虑。

在周浩看来,2022年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仍然会是一个确定性很强的事件,持续稳定增加中国资产配置是主流外资机构的看法。“国债仍然是外资配置的最主流资产,同时外资也会青睐一些成长性高、景气度高以及符合绿色发展的行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稳’字突出,预计2022年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货币政策则将聚焦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尤其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信贷等领域。”德意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熊奕说。

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能否结束?美联储政策转向全球影响几何?……尽管全球经济复苏和金融市场稳定仍将面临一系列不确定性的挑战,但外资机构仍相信人民币资产热度不减,中国市场魅力依旧。

正如上投摩根基金首席市场策略师蒋先威所言,中国国内疫情防控良好,又拥有庞大内需市场,加之跨周期调节政策的推动,国内经济可望保持稳健增长,在全球市场的横向比较中,中国仍会是外资机构不可或缺的投资目的国。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商务部:我国吸收外资增速再创新高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记者日前从商务部了解到,今年1—2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4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9%(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吸收外资增速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再创新高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生产需求增长较快,消费稳步恢复,进一步增强了外国投资者的信心。中国美国商会、中国德

0评论2022-03-24141

浙江前2月实际使用外资34.8亿美元,服务业占比超七成
从浙江省商务厅获悉,按商务部统计口径,2022年1月-2月浙江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83家,合同外资32.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34.8亿美元,占全国份额9.2%,同比增长0.2%。浙江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外资产业结构看,浙江前2月服务业使用外资稳步增长。数据显示,前2月浙江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7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浙江全省实际使用外资的77.6%。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5亿美元

0评论2022-03-23309

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扩容加速
“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任务之一。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获悉,相关部门正加快推进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相关工作。专家表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是推动服务业开放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增设新的试点,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试点布局,让制度创新更好服务于服务业扩大开放,促进我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扩容步伐加快试点效应叠加市场空间,坚定了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扩

0评论2022-03-23174

今年前2个月吸收外资增速超30% 中国仍是投资热土
商务部昨日公布今年前2个月我国非金融类吸引外资的数据: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2437亿元,同比增长37.9%,创2021年4月以来的最高增速;折合378.6亿美元,同比增长45.2%。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崔卫杰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外资流入数据逆势大幅增长,一方面是因为全球疫情蔓延、国际局势不稳定等多重因素加剧全球市场动荡,外资纷纷涌入

0评论2022-03-16467

“稳增长”加持下中国经济韧性仍强,外资机构建议超配中国国债
近期有市场传闻称,个别境外资本对于投资人民币资产较为谨慎,甚至采取逐步减持的配置策略。中央结算公司数据也显示,2月末境外机构持有我国各类债券规模的确出现了环比小幅回落。不过,财联社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目前大部分外资机构仍看好以中国国债为代表的人民币资产。外资机构人士预计,后续海外资本仍会有增量资金排队入场。一方面由于美联储激进采取加息措施或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令境外投资机构选择加仓中国国债避

0评论2022-03-16306

今年前2月全国吸收外资同比增长37.9%
14日,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4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9%(折合378.6亿美元,同比增长45.2%;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下同)。其中,高技术产业和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速均超过70%,成为外资增长的结构性亮点。 “在疫情胶着反复和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中国市场对外资吸引力不减反增,这是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的结果。&r

0评论2022-03-16288

偏空因素发酵致外资持债暂缓,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仍较稳
2022年2月,外资净流出债市规模创历史新高引发业界热议。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当前我国债市引资正面临着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冲击、中美利差进一步收窄等压力,但若能继续按照既定计划和节奏稳步推进债券市场开放,树立我国市场开放的预期和政策信誉,则外资流入国内债市的长期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外资持债步伐2月暂放缓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清算所最新公布的托管数据来看,2022年2月境外机构共减持国

0评论2022-03-15284

商务部:1-2月全国吸收外资24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9%
2022年1-2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4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9%(折合378.6亿美元,同比增长45.2%;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下同)。从行业看,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7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73.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69.2%,高技术服务业增长74.9%。从来源地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盟实际投资同比

0评论2022-03-14157

青山集团回应:已调配到充足现货进行交割
3月9日,青山集团用旗下高冰镍置换国内金属镍板,已通过多种渠道调配到充足现货进行交割。分析机构普遍认为伦敦方面的镍期货市场多空力量逆转,前述恶意做空的外资可能面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尴尬局面。 北京时间3月7日至3月8日,伦敦金属交易所综合镍03合约从29246美元上涨至101365美元,最高涨幅高达247%。市场传闻称,国内不锈钢龙头企业青山集团被外资逼空,

0评论2022-03-10217

今年促消费、稳外贸、稳外资怎么做?商务部这场发布会都讲了
3月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于今年如何促消费、如何进一步稳外贸、下一步吸收外资该如何发力,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作了一一回应。促消费将从三方面推动谈及今年促消费措施,王文涛表示,商务部将从三个方面来推动。具体来看,一是抓好政策落实,增强消费市场的主体活力。14个部门联合出台了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商务部将把这些纾困帮扶政策落实到位。二是创新理念方式,办好消费促进活动。今年

0评论2022-03-01128